▌#離岸風電 根本「#偽國產化」!
▌國產化不成,20年9100億價差圖利誰了?
外海離岸風電其中2/3發電量部分屬於遴選標,經濟部確保以每年購回4千多小時的電力、每度價格5.5元,明顯高於世界行情的2.2元,目的是要求競標廠商採用的人力、材料必須國產化。因此「伯威海事」遴選得標。
該公司是由荷蘭商Boskalis與台灣「樺棋營造」合資成立;表面上樺棋營造佔股51%,Boskalis佔股49%,但樺棋營造的持股是「特別股」,根本沒有表決權,因此實際上就是荷蘭商Boskalis主導該公司。坐實了掛「國產」頭賣「洋」肉?!
政府為了推動離岸風電國產化,每度電向伯威海事收購5.5元,比行情的2.2元多了3.3元,以簽約20年計算,等於政府每年要多付450億、20年總計9100億的價差給「伯威海事」。國產化不成,錢卻進了特定公司的口袋,這是標準圖利廠商。經濟部卻不聞不問?!
面對這樣的「偽國產化」,經濟部依舊裝聾作啞?表面我國業者股權較高,但實際上並無投票權,完全不符當初標案設定標準、失去國產化的原意。經濟部若非無能,就是圖利!
呼籲蔡政府、經濟部,要拿出良心、把人民辛苦的納稅錢當錢!必須立即檢討未完成國產化項目、提出完成國產化解決方案,更要針對無法達成國產化依比例檢討 #躉購電價!